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12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看又要吵起来了,孙传庭赶紧站出来,
  “好了,先出兵打一仗看看虚实。”
  然后孙传庭又重重的说道,
  “沿途不得劫掠百姓。”
  特别是狠狠的瞪了白广恩和高杰一眼。
  待几人走后,副将左勷又偷偷跑回来,
  “孙大人,白广恩和高杰这两个匪头不可轻信啊。一说出兵就各种理由,一看就是畏敌如虎,想要保存实力。”
  副将左勷陕西榆林人,是原陕西总兵左光先之子,是孙传庭亲自提拔的亲信将领。
  孙传庭也皱着眉头,
  “本官何尝不知道,但是白广恩和高杰这二人本官也不得不依仗他们。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王朱恭枵被安置在彰德府,河南巡抚高名衡和总兵陈永福奉诏进京,眼看要到达京师,两人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虽然坚守开封到了最后一刻,但是最终也导致开封百姓十不存一,更是丢了开封,二人此时只感觉福祸难料。
  要知道朝廷喜欢拿人背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人要站出来承担责任。
  在京师城外,两人便遇到了前来传旨的太监。
  “河南巡抚高名衡,才德兼备,坚贞不屈,守卫开封有功,特调入京任刑部尚书。”
  高衡名顿时大惊,没有惩罚就算了,还升刑部尚书?
  本来以为有个功过相抵就不错了,这皇帝最近转性啦?
  总兵陈永福见巡抚高名衡没有被惩罚还被升为尚书,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这是要拿自己开刀?
  这么多年朝廷的骚操作层出不穷,让下面这些官员将领没有一点安全保障。
  “总兵陈永福,守卫开封有功,封来安伯,调入京营任用。”
  陈永福???什么情况,还被封爵啦!
  面对懵逼的二人,传旨太监轻轻的说道,
  “前不久朝堂上,吏部天官郑大人可是建言处罚你们二人呢?”
  高名衡还是很懂太监,赶紧拿出所剩不多的银票不着痕迹的放到传旨太监的手里,
  “烦请公公告诉我们二人详情。”
  传旨太监顿时笑得老脸如同菊花,这才把那天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二人,二人这才得知原来是兵部左侍郎李适据理力争,二人才能得到如此恩遇。
  二人赶紧向传旨太监打听李适,当然太监的评价比较客观。两人顿时脸色不好了,这个李大人可不是一个好人啦!
  待传旨太监走后,陈永福说道,
  “高大人,不管怎么说我们曾经数次并肩作战,以后在京师您可要照顾一下卑职啊。”
  高名衡面无表情的说道,
  “朝堂之上可比我们地方复杂多了,本官也把握不住啊。”
  陈永福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比地方还复杂?原本以为地方勾心斗角,互相使绊子,瞒报诬告什么的已经很黑暗了。
  但是看高大人这语气这些在朝堂上都是小孩子过家家啊!
  只见高名衡继续说道,
  “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步,就要学会拜山头,还要拜对山头。不过本官是山东人,目前朝堂上估计没有山头可拜。”
  陈永福顿时哭丧着脸,
  “那该怎么办?这朝堂之上还划分地域吗。”
  高名衡也是苦笑,
  “这朝堂基本被江南官员把持,本官这个山东人想要融入他们可比登天啊。”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你毕竟是个武职,只要安分守己,肯定没有大碍。”
  “既然李适大人在朝堂上帮了我们,我们先去吏部报道,然后就去拜访李适大人吧。”
  这时陈永福弱弱的说道,
  “这李大人名声可不好啊。”
  高明衡淡淡一笑,
  “朝堂上,究竟如何谁知道呢。反正李适大人帮了我们,我们去顺路感谢他一番。”
  二人先是到吏部报道,旁敲侧击问了一下李适,果然被人怒目而视,大骂李适奸贼祸国殃民。
  当然他们只是遇上了刚好和李适有仇的吏部官员,要是去礼部,户部等衙门肯定全是李大人的好评。
  最近李适建言的涨俸方略,还是很得朝臣拥戴的,但是下来后肯定该怎么样还得是怎么样。
  两人顿时变得惴惴不安起来,这还要去拜访李适大人吗?
  刚走出门,就被一队京营士兵给拦着,
  “京营提督李适大人有请。”
  二人顿时相视一眼,这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第182章 三寸之舌
  两人和京营士兵来到附近的京营,一见二人,只见李适热情的打招呼,
  “高大人,陈总兵真是可喜可贺啊,来请坐。”
  高名衡没有把自己刑部尚书的名头拿出来,刚到京师还得低调,
  “这次真是多谢李大人在朝堂上的美言啊,不然我们二人福祸难料。”
  李适淡淡一笑,
  “要是没有本官,你们二人估计就得下狱问罪。”
  两人顿时脸色冷了下来,这个李适果然嚣张跋扈,难道没有你这天下就没有公理了吗?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不过你们二位死守开封,宁死不降,坚贞不屈。为朝廷争取了大量的时间,有时间整顿北方。”
  “这才是本官保你们二位的主要原因。”
  二人这才脸色好看了一点,但是这个李适大人说话的语气让人很不舒服啊。你不过是一个兵部侍郎,说话的语气搞得就像内阁首辅一样。
  不过以后毕竟要在李适手下任职,总兵陈永福赶忙站起身来行礼,
  “李大人,卑职以后就要在京营任职了,烦请李大人多多照应一番。”
  李适抬眼看了一下这个陈永福,一脸刚毅,也是一条汉子。
  历史上虽然被逼无奈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在满清入关后死守太原,最后战死沙场。没有像其他人降了李自成又降满清,没有一点底线可言。
  “你还是不错的,我京营现在十一万官兵,兵精粮足。正需要你这等有经验的将领,以后在京营里面任实权总兵吧。”
  陈永福顿时大喜,这总兵和实权总兵相差十万八千里,很多总兵都是高高挂起,没有一点权力。
  原本以为自己封个伯,然后就在京营里面养老,没有想到还能混到个实权总兵。
  “谢李大人厚爱,卑职以后鞍前马后在所不惜。”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还知道感恩,
  “你以后只需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其他麻烦本官会给你摆平的,”
  陈永福再次大喜,这李大人真是一个好人啊,还这么好说话。
  “李大人,卑职在河南还有一千多士兵,都参加过开封守卫战。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能手,麻烦李大人能好好照顾一番。”
  李适一听还有这种好事,现在京营里面虽然兵额齐全,但是大都是新兵,没有见过血。
  这陈永福的兵可是见过血,吃过人的狠人啊,调到京营里面来任低级军官,那战斗力不得直线上升。
  “原来都是守卫开封的英雄啊,那就全部调到京营来吧,正好京营缺一些下级将领。”
  陈永福再次大喜,本来是想让李大人给手下弟兄发点赏银,毕竟李大人也是兵部侍郎嘛。
  但是没有想到还能调到京营来,要知道京营是出了名的待遇好,军饷高。这下兄弟们就有福享了,不像以前跟着自己饿一顿饱一顿的。
  “真是太感谢李大人了,从今天开始李大人你就是我老陈的再生父母。以后李大人你指哪我老陈打哪,要是我老陈皱一下眉头,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李适哈哈大笑,果然这些武将就是直爽,本官喜欢。
  看得高名衡皱眉不已,这个李适真是好手段,几句话就把陈永福搞得掏心掏肺的,文官的话也能信?
  李适便让人带着陈永福去参观京营,留下自己和高名衡二人。
  历史上高名衡可是一个能吏,关键气节也不落下。开封守卫战后高名衡被擢升兵部右侍郎,不过被排挤归乡。
  也就是今年东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见大势已去,与妻张氏自杀。
  李适肯定还是喜欢这种既有能力又有原则的人,但是奈何身边多是一些陈演这种无能之辈,干正事啥也不行,干坏事哪里都行。
  当然李适也知道肯定不能像对付陈永福一样对付高名衡这种人。
  “高大人,虽然朝廷现在丢了中原,但是朝廷的实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不久以后剿灭流寇,平定建奴不在话下。”
  高名衡顿时嗤之以鼻,朝廷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吗?那真是积重难返,日薄西山。
  只要你看河南那暗无天日的惨状就知道什么叫人间炼狱,什么叫苦海无边。
  就这也只能保持本心,为大明尽最后一分力吧。
  但是毕竟李适帮了自己的忙,高名衡按捺住不悦,
  “愿闻其详。”
  李适面对高名衡的无礼也不生气,虽然现在自己权倾朝野,朝臣无不拜服,甚至争相跪舔。
  但是这个高名衡肯定才来京师,入世太浅,肯定没有被自己的人格所吸引。自己现在只需要凭三寸之舌,高名衡肯定纳头来拜。

章节目录